20年老機手為何選中鄭州中聯
發布時間:2019-07-17 瀏覽:12151次
“10天的麥收掙了近4萬元,我很滿意。”雖然今年的麥收已經過去了近半個月,但鄭保訓對這一季麥收成果依舊滿心歡喜。
20余年只喜歡“玩”農機
“小時候我就喜歡鼓搗機器,家里有臺收音機,我聽著聽著就把它拆了。還記得家里最初有臺17寸的電視機,拆了裝,裝了再拆,來回鼓搗。”早在20年前,剛剛從技校畢業的鄭保訓就回到老家開啟了務農生活。據他回憶,但是每到麥收時節,收割機簡直是“品”,那時候村里只有一臺小麥收割機,每次想要使用收割機收小麥都要排上好幾天的隊,也不一定能夠用上。“每每這時候我就在想,用小麥收割機收獲小麥這么搶手,我為啥不自己開呢?”說了就要干,于是,2007年鄭保訓就與另外兩位朋友合資7萬余元購買了臺小麥收割機。“一直開拖拉機的我,次開上小麥聯合收割機一點都不發憷,感覺真是威風凜凜。”鄭保訓饒有興趣地為記者講訴著那段歲月。“當時技術條件沒有現在好,小麥聯合收割機漏糧現象比較嚴重,有時候鏈條斷裂也時有發生,找個能修機器的人還真是不容易。”
之后,鄭保訓自己開了一家農機維修店,閑暇之余為人們保養并簡單維修機器,但是駕駛小麥收割機始終是他更愛的行當。“我駕駛了10多年的小麥聯合收割機,在手里的機器也用過6、7臺了,一般我的小麥收割機都不讓別人碰,怕他們弄壞了。”
鄭州中聯實在給力
說起今年5月13日剛剛購買的鄭州中聯4LZ-8B小麥聯合收獲機時,鄭保訓一時興奮了起來,馬上將記者帶到機器前。只見一臺“嶄新”的4LZ-8B小麥聯合收獲機停放在庫里,全身通亮,沒有沾染半點泥土,毫無作戰10余天的痕跡。“車就是要愛惜,剛剛結束麥收的時候我就用吹風機將麥稈、塵土全部吹掉,將割臺、鏈條仔細上了一遍油,這樣就不怕機器生銹了,來年和新的一樣使用。”鄭保訓邊說邊繞著機器走了一圈又一圈,一看他就是眾多機手中的“行家”。
去年,鄭保訓購買了一臺二手小麥聯合收割機,經過自己簡單修理后,就踏上了麥收的征途。但是改裝后的小麥聯合收割機工作效率極低,這讓他十分苦惱。“機器慢的簡直是蝸牛爬,喂入量也小,農戶很不滿意,沒有辦法當年我就把那臺改裝的機器轉手賣了。麥收周期短,實在是壞不得、慢不得,我想著今年必須換一臺新機器。”
也是在那個時候,鄭保訓看見地里有臺鄭州中聯4LZ-8B小麥聯合收割機在麥地里作業,作業效率高且不漏糧,這讓鄭保訓暗下決心要去一探究竟。
“我去士江農機銷售有限公司看到這臺機器時,當時就覺得不錯。經過10多天的使用,這臺機器只要掌握好方向盤,基本不用操心,用過后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說起鄭州中聯4LZ-8B小麥聯合收割機的優勢,鄭保訓如數家珍。他最得意的當屬駕駛室擋風玻璃前安裝的除塵裝置。“這個風扇可以輕松清除附著在玻璃上的塵土和麥稈,保證了機手視野清晰,駕駛安全不易疲勞,同時還能使小麥更加干凈。”讓他一眼相中這臺機器的還有清晰可見的全套皮帶裝置以及改進加強動力輸出部件,讓傳動系統更加可靠,質量好;割臺短,倒伏的小麥輕松就能拾起來,而且拐彎靈活。另外,鄭州中聯4LZ-8B小麥聯合收割機上采用加寬雙層階梯篩,清選能力更強,清選效果更好。“相比其他機器,這臺小麥收割機馬力足,喂入量大,切流+橫軸流滾筒脫粒分離技術讓其脫粒能力很強,物料分離更加徹底,用戶都歡喜得不得了。”鄭保訓一一向記者講解著。
因為今年鄭保訓帶著新買的小麥聯合收割機早早的開始為用戶分散著收麥子,技術過人加上機器給力,得到了農戶的一致認可。這不,就在前幾天,親戚給鄭保訓打來電話,說是有一鄰居套種花生的小麥地其他機器都沒有辦法收,讓他去試試。這一試,更讓鄭保訓得意洋洋了。據了解,由于當地部分地塊依舊是小麥花生套種模式,但其他小麥聯合收割機輪距寬,易壓苗。“我開著鄭州中聯4LZ-8B小麥收割機過去試試,沒想到咱這機器的輪距正合適,剛剛好不壓花生苗,小麥還能收。從早上6點開始干活一直到凌晨3點沒休息,一口氣收了300畝地,真是太給力了。”鄭保訓高興地說。
“相比以前,收小麥實在累,座椅不舒服,下來腰酸背疼,早上臉干干凈凈,晚上下車就是一張黑臉。如今,車內舒適度提高了不少,沒有什么事情我一般不下來,空調吹著,比外面還涼快哩。”
麥收季雖然過去了,但鄭保訓每天沒事的時候總會去小麥機那看看。他告訴記者,雖然在工廠的工作一刻不得閑,但也不想丟掉這多年的手藝,每到麥收的時候總還想著抽空能駕駛著小麥機在周邊跑跑,一來掙點錢,二來過過開農機的“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