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保常識(一)
發布時間:2018-05-22 瀏覽:13059次
一. 玉米機割臺掛不起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1.液壓油不干凈。更換干凈的液壓油,清洗濾清器和油箱。
2.油箱內液壓油量不足。添加液壓油,加到油箱滿載的2/3以上。
3.液壓油管泄漏。主要是液壓管損壞或液壓油管接頭密封不嚴,應及時更換或修復,杜絕漏油。
4.液壓油泵磨損,密封件不密封。應修復或更換損壞的液壓油泵和密封件。
5.油路中有空氣。油箱換油后或液壓油量不足時,油路中進入空氣,導致玉米收割機的割臺掛不起,需要排除空氣。排氣的方法:將液壓泵出油口螺母和割臺掛降油缸進油口的螺母擰松兩圈,啟動發動機,使液壓泵工作,觀察液壓泵出油口處溢出的油,若沒有氣泡,就將螺母擰緊,然后操縱升降手柄使割臺升降,當割臺升降到更高和更低兩極限位置,油缸進油口螺母處溢出的液壓油均沒有汽泡時,將螺母擰緊。注意在擰緊螺母時,發動機應熄火停機,以確保人員安全。
6.油缸或油封磨損損壞。檢查油缸和油封的磨損損壞情況,更換或修復。
7.安全閥(溢流閥)工作不正常。使用一段時間后,安全閥閉不嚴,調壓彈簧變形,液壓油壓力降低,導致割臺掛不起或提掛緩慢。這時需進行調整,方法是 :啟動發動機后,使發動機中速運轉,將掛降手柄放到升的位置,擰松安全閥鎖緊螺母,再將調節螺栓擰松,使玉米收割機的割臺完全降到更低位置,然后重新慢慢擰入調節螺栓,直到割臺剛能順利提升,此時液壓系統內調到的壓力為更佳壓力。若壓力太高,會引起油液發熱,齒輪油泵等會因負荷過大而損壞:若壓力太低,則使割臺不能順利掛起。調整后,擰緊鎖緊螺母。
二. 如何調整撥禾輪收倒伏小麥。
小麥收獲機在收獲時主要靠撥禾輪將作物撥向切割器,并支撐作物被割刀切割,同時將割下的作物撥向割臺喂入攪龍,達到推運作物的目的。撥禾輪的調整主要有高低和前后位置、轉速以及彈齒傾角。每項調整都應根據田間作物長勢及對照產品說明進行,以利于提高作業質量和減少割臺損失。
撥禾輪前后位置的調整:
在收割一般直立生長作物時,將撥禾輪調到其軸距護刃器前梁垂線250—300毫米處。收割倒伏作物時,若順作物倒伏方向收割,盡可能前調撥禾輪的位置;若逆作物倒伏方向收割,盡可能后調撥禾輪的位置。收割高桿大密度作物,盡量前調撥禾輪;收割稀矮作物,后移接近喂入攪龍。
撥禾輪高低位置的調整:
根據實際的作業情況,通過操控手柄,實現撥禾輪高低位置的調整。收割一般直立生長作物和高桿大密度作物,以彈齒管撥在谷穗下方,約整個莖稈的2/3高處為宜;收獲稀矮和倒伏作物時,撥禾輪應盡可能下降接近護刃器。撥禾輪放在更低和最后位置時,彈齒距喂入攪龍及護刃器的最小距離均不得小于20毫米。
撥禾輪彈齒傾角的調整:
收割直立生長作物時,彈齒垂直向下;收割倒伏作物時,彈齒向后偏轉。擰下撥禾輪轉盤的固定螺栓,前轉或后轉撥禾輪,實現彈齒傾角的調整。調整完后,一定要緊固好螺栓。
撥禾輪轉速的調整:
轉速調整必須在撥禾輪轉動的情況下進行,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手柄,實現撥禾輪轉速的加快,反之則慢。具體調節量應根據作業時撥禾輪輸送作物的順暢效果控制,比如收割高桿大密度作物或作物較干燥易被打掉籽粒時,撥禾輪圓周速度比收獲機前進速度略低;對其他作物,撥禾輪圓周速度比收獲機前進速度略高。
三. 小麥聯合收割機夜間操作注意事項。
小麥聯合收割機的駕駛和操作人員,在保證正常的安全操作規程下,夜間操作時應做到:
1.白天提前察看作業的地塊和通行道路。如地塊內有電線桿、電線桿拉線、機井等障礙物,應在障礙物處設有醒目的標志物。防止發生作業事故。
2.確保收割機組照明設施的技術狀況良好。
3.駕駛和操作者,有充足的睡眠,夜間操作時不瞌睡,有清醒的精神投入操作。
4.在地頭接糧的人員和運輸車輛,在不接糧時應離開收割機的行駛路線。
5.夜間維修和加油時,應配帶手電筒或車上工作燈,嚴禁用明火照明。維修結束后,注意清點工具,防止工具進入喂入室和脫粒室引起故障。
四. V帶的使用和維護。
V帶的貯存保管。
1.V帶應貯存在溫度-15-35℃,相對濕度在60%-70%,且不受日光直接照射的場所,防止與酸、堿、油類及有機溶劑等物接觸。不得把V帶直接放在地上或靠近窗戶、散熱器或加熱器的地方,以免損壞V帶。
2.在貯存期間,要避免V帶承受過大重量而變形,在堆放中要整齊,堆放高度不超過1m,每季節至少要翻動一次。懸掛V帶時,要把較長的V帶盤成數圈,每圈周長不小于2500mm。避免V帶因彎曲半徑太小而產生壓縮變形。
3.已經安裝用的V帶,如果傳動裝置需停用較長一段時間時,應把V帶放松拆下,以免V帶在帶輪上產生變形。
V帶的安裝使用。
1.在安裝前首先要檢查主動輪、被動輪和張緊輪是否在一平面上。裝卸時應首先將張緊輪松開或將無級變速一端輪盤先拆卸下來,將帶裝上或卸下。當新V帶太緊難以裝卸時,應先卸下一個皮帶輪,套上或卸下V帶以后再把皮帶輪安裝好,不能借助撬棒、扳手等工具硬行將V帶撬入帶輪輪槽中。否則容易造成V帶內的強力層和外包布損傷,使用時容易出現斷帶和帶體包布脫開的情況。
2.傳動帶的張緊度是靠張緊輪進行調整的,皮帶過緊會使皮帶磨損嚴重,過松則易產生打滑現象,使V帶嚴重磨損甚至燒壞。一般兩輪距1m左右時,用手指按壓V帶中部,應垂直下降10-20mm。V帶初次張緊不要過大,使用1-2小時后,再進行二次張緊。使用中應經常檢查V帶的張緊度,隨時調整。
V帶的維護保養。
1.做好日常的清潔工作,保持V帶的傳動裝置的清潔。V帶沾上黃油、機油和皮帶蠟等潤滑劑后易打滑,影響傳動效率,加速V帶的損壞,應及時用汽油清洗。如找不到汽油也可用堿水等清洗劑清洗,一定不能帶油作業。
2.多條使用的一組V帶中若壞了一條,應全部更換,不能僅換一條。
3.皮帶輪的輪緣有毛刺、缺口或者變形時,對V帶的包布造成刮削,又對V帶本身產生擠壓,會加速磨損,降低使用壽命。因此皮帶輪有毛刺、破損和變形時,應及時清除、修理或更換。
4.應避免超載荷使用。如果超出V帶設計傳動功率,容易造成V帶的過早損壞。
五. 小麥聯合收割機使用前如何進行檢查。
為了保證小麥聯合收割機的正常使用,收獲前必須對小麥聯合收割機進行一次全面的技術檢查。具體內容如下:
1.脫粒裝置的技術狀態檢查。主要是脫粒間隙的均勻性和脫粒間隙的大小是符合要求。檢查方法是:轉動滾筒對釘齒滾筒一排一排地檢查,對紋桿滾筒要逐根檢查,并觀察兩端間隙的一致性。其次要對滾筒轉度進行測試和調整。
2.傳動部件的技術檢查。主要檢查軸是否彎曲,軸承間隙、軸與軸承的固定,轉動是否靈活等。檢查時,可先扳往軸上的皮帶輪進行上下、左右搖晃,看是否有徑向和軸向竄動。如徑向軸向間隙不大,可用手轉動部件,如能輕快轉動又無撞擊和擦碰,則說明轉動部件和軸承安裝正確。最后用錘頭敲擊軸頭,如軸不竄動說明軸與軸承內圈的安裝定位可靠。
3.各部件安裝位置的檢查。主要有鍵式逐稿器相鄰鍵箱之間間隙不小于2毫米,與側壁之間的間隙不小于5毫米;鍵箱在曲軸上的軸向竄動量不大于1毫米;同一傳動回路中的各個鏈輪或膠帶輪應在同一轉動平面內;轉動部件與兩側壁之間的間隙應一致。
4.離合器技術狀態的技術檢查。離合器應達到接合動力時不打滑,分離動力時要徹底。達不到此要求時按離合器調整內容恢復其技術性能要求。
5.鏈條和膠帶張緊度的技術檢查。鏈條和膠帶張緊度應符合具體規定,檢查方法應按各型號的聯合收獲機各部位的要求進行。
6.操縱機構可靠性和靈活性的檢查。